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学院学生李泽坤)为弘扬劳模精神拓宽专业视野,助力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更好推动四川省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6月19日下午,自动化学院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鞍钢集团技术领军人才、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型材轧制首席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陶功明,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副校长满海波出席讲座。
当天下午的学校学术报告厅一楼大厅座无虚席,共同聆听陶功明的“执着于钢轨的延伸方向前行”专题讲座。讲座分为4大部分——与钢轨共成长、科研历程、团队力量、未来展望。
陶功明回顾了攀钢钢轨发展历程。指出,经过几代攀钢人接力拼搏,攀钢成为钢轨国际标准牵头单位,产品远销全球(累计供货超3000万吨),是中国钢轨唯一出口免检资格。攀钢钢轨广泛应用于京津城际、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出口超70%。攀钢钢轨成为了攀钢响当当的名牌。
在介绍科研历程时,他重点介绍了团队在数字化平台、尺寸精准控制、表面质量提升以及残余应力优化(RDD工艺)四大技术突破。
在介绍团队力量时,他指出无论是科研还是生产都离不开团队协作。他介绍了其领衔的劳模工作室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四川省十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奋斗历程。满怀自豪地历数团队创造的多个第一,如19天开发高速道岔轨、结束中国不能自产高铁钢轨历史等,介绍了其自主研发软件广泛应用。
展望未来,他强调要不断立足生产科研不断攻克难关,要继续攻关《钢轨轧制工艺数智化设计平台》等前沿项目,探索璀璨星空。
他强调指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高端制造业急需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大学学习时光,发奋学习夯实基础、锤炼工匠精神、勇担科技报国使命。
讲座结束,自动化学院负责人对陶功明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他高度评价了陶功明及其团队为中国高铁和重载铁路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希望同学们珍惜向行业专家学习的机会,深刻领会专家执着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深耕自动化与智能化专业技能,未来为解决制造业“卡脖子”技术、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高端钢铁材料设备顶端技术,特别是智能化、数字化轧制技术的认知,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投身国家高端制造业的热情,为部分即将到企业跟岗实习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的岗前认知衔接机会。
自动化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以及信息工程学院部分专业老师及相关专业学生180余人参加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