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职代会精神专访系部、部门负责人——专访教务处处长华建慧
来源:新闻信息中心稿件作者:马琪 发布时间:2013-04-09 阅读:次
本站讯(马琪)4月7日,笔者就贯彻落实学校六届三次职代会精神,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专访了学校教务处处长华建慧。
华建慧说,许志军同志在学校六届三次职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客观总结和回顾了2012年工作,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和部署了2013年工作。总结过去实事求是,部署安排2013年工作科学合理、措施具体,令人振奋,教务处全体教职工一致赞同这一报告。
他指出,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学校六届三次职代会报告需要教务处完成的工作有12项,这些工作都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学校教学质量、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但有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有全校教职工、兄弟部门的配合支持,有全处职工的全力付出,我们有信心、决心将这些工作做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回应全校教职工的期待。
他强调,2013年教务处将围绕六届职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抓落实、抓执行,切实保证工作目标实现。一是要确保新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顺利运行。
二是要加强师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加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提高水平”的思路,以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为保障,以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基础,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加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狠抓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科技应用推广、技术服务活动,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采取培养、分流和招聘等渠道,重点加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其次,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通过抓好教育理论培训、师德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外语培训和专业培训,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积极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带动战略。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有计划的安排到重点高校、知名企业进修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适时提供攻读学位、出国深造、学术研讨和科研等机会。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名师效应。努力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切实为教师参加职称评定和进修学习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切实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能力与工作效率;全面做好工作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发挥工作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的作用;切实加强教师的内部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业务技能和团队精神。
三是要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要深化专业改革,打造品牌专业。搞好冶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技术等3个重点专业建设,突出冶金技术、钒钛资源利用技术等特色专业建设。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完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任务,做好迎检准备工作。完善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以专业检查评估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力争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和院级特色(重点)专业,以品牌专业带动名校建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课程建设。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加大综合实践性课程和单项技能性课程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重点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争取每个专业核心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标准进行建设,从而保证各专业学生的基本培养规格;争取各专业建成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分层次、分步骤推动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学院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将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就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四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完善系统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公开性与公平性相结合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建立由学生、同行专家、系(部)教研室组成,采取学生评价、同行专家教师评价、系(部)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不同人员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
五是要以教研教改为工作主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我校要继续坚持“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路,以教研教改为主导,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使学校朝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轴、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要加强集体备课;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现“三个”突破。
六是要加大实施教考分离的力度,分离成常态,不分离要申请。
七是要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建设。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包括课程实验、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保障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教学的建设与组织,坚持实验室开放,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提供条件;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及相应的学生激励政策,大力推行“双证制”。
八是要做好耕耘杯竞赛的工作。要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组织好预赛、决赛工作;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九是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公司第五届技术比武。及时掌握并发布上级部门关于公司第五届技术比武的有关信息;协调和指导教师参加公司第五届技术比武;为教师参加公司第五届技术比武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
十是要做好教学档案管理。要修改、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要按照上级部门和学院要求规范教务处的教学档案管理;要指导和督促系(部)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